![]() |
https://www.imdb.com/title/tt7286456/mediaviewer/rm3353122305 |
【電影一點點】【劇透】【爆雷】
「我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
--亞瑟,小丑
●●●
這句話出現在亞瑟珍視的笑話兼日記裡,同時
也暗喻了整部電影的基調,我看到很多人說,
這是小丑誕生的故事,但我覺得,它也是亞瑟
一點點慢慢死去的故事。
當小丑還不是我們認識的小丑時--他的名字
叫亞瑟,與年老的母親住在破舊的公寓,因腦
部損傷的關係,常常無法抑制的大笑。
他的工作,是小丑。
被嘲笑看不起的那種。
他每天需服用七種精神用藥,他需要按時去看
社福單位的心理醫生,他必須忍受他人對他的
異樣眼光,莫名的攻擊,冷漠,不公。
我總忍不住留意到亞瑟的公寓,就像是電玩的
儲存點,看起來破爛的外表,但只要進了門,
內部佈置是溫馨的,洋溢著老派的爵士樂,母
親輕輕柔柔,喚他小名,Happy。
「我的母親總是教我別忘了微笑,戴上快樂的
笑臉。她說我的人生使命是必須帶歡樂給所有
人。」
綜觀以上,會發現無論是他的病症,他的工作
,或是他的小名,亞瑟一直處在一個無法好好
表達自己情緒的位置。
如果一個人一直被期待只能是快樂的,又認同
了這樣的期待,那當他悲傷、憂鬱,或是生氣
時,那些自我,他要放在哪裡呢?
●●●
在因為防衛而殺害了地鐵那三名男子,他驚恐
地落荒而逃,逃進了某個公廁,裡面只有他一
個人。
然後他開始跳舞。
在丹麥女孩那部電影裡,男主角對於自身女性
的認同,始於他被定下了名字開始,莉莉。
而這部電影裡,當亞瑟跳舞的這一刻,我覺得
就是小丑開始出現的一瞬間。
「我這輩子,都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
但我現在很確定。」
電影裡面出現好幾次對於他的行為及小丑形象
的強化,可是我覺得他是努力過的,他用幻想
去滿足自己的不快樂,就算最後他選擇去看見
真實的世界,他也依然試圖用死亡,來嘲諷及
逃離這個世界。
但是當事到臨頭,總是會有什麼讓一切變了調。
如果有些事是註定要發生, 也許高譚市註定要
有個小丑,也註定要有個蝙蝠俠。
這部電影不會有「這不是我,這是小丑」或是
「我只能是亞瑟」這類的自我認同問題,我覺
得他更像是一個自我整合的過程,你可以說他
是更完整了,因為他終於擁抱了黑暗又瘋狂的
自己,對於他的人生,他覺得這是喜劇,那就
是喜劇。
我看到小丑在樓梯跳著他狂妄的舞蹈時,一直
有很深的感覺,跳吧跳吧,make the clown
proud,但到他跳完我發現,那不全然正確。
Make yourself proud。
Joker.
#電影一點點
#走路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