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hoto by JR Korpa on Unsplash |
【電影】【渴望】【創傷】
這部電影的主軸很明確,始於慘絕人寰的超商
慘案,一個被懷疑是兇手的暴躁的刑警父親,
在得知離異跟著母親的女兒加奈子失蹤後,踏
上尋找女兒的道路,而當他愈是深入挖掘,也
愈發現他女兒就像個謎。
天使臉孔底下,藏的都是髒的血,吸毒,販毒
,逼同學賣春,引誘別人替她殺人。
每一個人她都溫柔以待,每一個人她都殘酷拋
棄,每一個人,她都輕聲說著--我愛你。
●●●
但雖然加奈子是一個極富魅力的角色,但我覺
得這部電影另外會讓我一直關注的,是關於受
傷的反應。
無論是刑警父親,或是癡戀加奈子的純情少年
當他們被碰觸到傷口時,都有類似的行為模式
。
去死吧,你們都去死吧。
不要過來!
走開!
因為太過疼痛,無法面對,所以才會叫所有人
退後。
最近也有很深的一個感受,很多創傷的來源並
不是他人的行為,而是彼此間的關係。
我有時會覺得受害者會變成加害者,是因為這
樣就不需要面對自己受傷,甚至可以說服自己
,那只是遊戲。
最近同時也在看另一部電影,臨床實驗,是一
部討論創後反應的恐怖電影(所以我後面有點
無法)。
裡面的主角(心理醫師)循循善誘,只為了讓
個案可以親自揭露自己的傷口,也只有透過訴
說及傾聽這樣的流動,療癒才能發生。
再回過頭來看「渴望」,就可以明確理解那些
圍繞著加奈子的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受了傷。
在不少心得討論中,都看到了加奈子是每個人
投射的渴望及幻想,加奈子自己也非常清楚,
那些嚮往的眼神是什麼。
只要我回家,就會有愛我的妻子跟女兒在等待
; 再難受的霸凌,只要可以看到她,就可以繼
續;只要她愛我……只要她愛我,只要她愛我…
…
「你注視的那個女孩不是我喔,我在這裡,一直
,都是一個人,躲在夢中。」加奈子說。
電影裡,從來沒有用加奈子的角度去說過任何故
事,每一個都是他看她,她看她,彷彿她的存在
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每個人的渴望。
我也並不認為她是為了報仇而來,因為這一切都
只是她的夢而已,愛誰,殺誰,跟誰上床,都只
是夢境。
所以為什麼要生氣呢?
明明笑就好了,這一切不是都很荒謬嗎?
●●●
電影中我最感動的一幕,是到了後面,刑警父親
把加奈子的照片揉成一團吃進肚子裡。
那一刻,我感覺到全然的接受。
無論是什麼樣子,全然的接受。
#電影一點點
#創傷
PS
其實我在寫這一篇的時候,
也會不斷想到王牌冤家裡提到的那首詩,
是天使或是魔鬼,也許是建構在你投射的目光之中吧。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d.
--Alexander Pope
純潔的維斯坦女神是多麼快樂啊,
遺忘塵世,也被塵世遺忘,
純潔心靈的永恆陽光,
接受每個祈禱,捨棄每個願望。
●●●
另一個小的觀察,關於加奈子的拍攝角度,
很多時候都是片段的,特別特別近,
特別特別遠,無論哪一種,都是看不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