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自己一點點-森林精素-Enduring Elm不朽的榆樹

Photo by Vijendra Singh on Unsplash

 
【凱龍治療】【凱龍】【克龍】【不朽的榆樹】【別讓我走】
 
                
在這個相連的世界裡,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
 
去年看了一部電影,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   
 
故事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在海爾森學校長大的
孩子們,每天上課下課,沒有父母,只有老師
,校長,看護者,即使知道自己是特別的,卻
從來不知道為什麼--
 
電影在前半段的時候揭露了真實的答案。
  
1952年,醫學有了重大突破。
為了克服許多疾病,人類開始培養複製人,把
他們健康養大,再取出他們的器宮。
   
這群孩子,全部都是複製人,
  
複製人是人嗎?
 
電影裡面並沒有對這些倫理提出太強烈的質疑
,但他們對自己處境的全然接受,反而讓人一
而再再而三的想起這件事。
 
我有時候會想起歐美的飲食習慣,餐桌上不會
有動物的臉,雞胸肉,牛排,魚排,彷彿只取
了這一小塊,整件事就變得仁慈。
 
這群複製人終其一生,都只能想像「真正的人
類」是如何生活的,他們雖然可以接觸,但卻
也時時刻刻地,意識著自己不是他們。
 
好奇自己的原型是誰,彷彿好奇自己的父母。
   
但不會有任何美麗的結局,每個複製人的結局
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會是捐獻者,成年之後,
會一次一次地躺上手術台,最後在手術台上終
結。
 
作者石黑一雄的文字非常精妙,因為不被認可
是人類,所以沒有「死掉」這件事,他們沒有
死,他們只是任務終結。
 
●●●
 
在這部電影裡,複製人可以選擇成為照護者,
他們捐獻的順位會在接受訓練後往後調整,他們
照護的對象是他們的同伴。
  
在目前的心理學中或是關係工作坊中,都曾提
及一個「預期性悲傷」的狀態。
  
知道時日不多,努力只是渺小火花;知道不可
能,卻仍然希望可以為對方多承擔一些。
 
知道終將別離。

當死亡真的來臨時,照護者往往難以立刻放手
,事實上,在這段過程照護者所承擔的心情,
常常遠大於病患離開後的情緒。
 
像是獨自居住在一座最孤單的城堡。
 
我們是人嗎?
我們是什麼?
 
失去了病患之後的照護者們,又是什麼呢?
 
當每次說著沒有人在乎他們,是不是因為也
不會有人在乎自己呢?
 
而從來都沒有他們。
都是我們。
 
我很喜歡最後一段露西的結語。  
 
「我不確定的是,我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麼不
同於我們拯救的那些人。
  
生命都會終結。也許沒有人真的瞭解我們遭遇
了什麼,或者覺得我們有足夠的時間……」
 
時間永遠都不夠,而這一刻,我覺得他們跟我
們是一樣的。
  
但特地區分出他們跟我們,不就是電影裡最隱
而不宣的悲哀嗎?
 
 

 
#電影一點點
#凱龍一點點
#克龍一點點
#走路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